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动态资讯 > 重点农产品

宁洱:创新特色农产品对接机制 小花糯玉米“触电”热销

2020/6/17 14:56:51 人评论

来源:云南网

“今年种了两亩半现在已经采收了,大概有一吨多点,收入就是两千多三千不到点,如果能管理的好各方面能跟得上,我们这回种这个糯玉米还是比较可以,因为这个种植时间短,效益还是见得快,我们把玉米交给老板,钱就能到手了。”近日,宁洱镇硝井村团山组村民李侍斌告诉记者。

  

在小花糯玉米的基地里,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尽管天气闷热,大家都抢抓时节忙采收。

据了解,为提高群众经济收入,宁洱县部分村寨结合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引进了小花糯玉米这一特色农作物种植,并通过“公司+农户+基地+订单”的模式,做实产销对接,让老百姓种得下、不愁卖、稳收益。

  

今年,由硝井村委会牵头,整合村民土地,与小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供货协议,探索“公司+农户+基地+订单”的开发模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实行保价收购。根据合同,公司免费提供种子、技术以及后期收购业务,农户负责种植、管理。这样一来,有了订单农业,对农民而言,意味着销路稳定,利润有所保证。农户不再为种什么和怎么销而犯愁了。

 

除了硝井村尝试种植以外,谦岗村、西萨村、德安乡的永顺村、恩永村3001000人(其中:建档立卡100300人)种植了小花糯玉米,种植面积三百余亩,为促进老百姓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虽然这是第一年试种,再遇上干旱天气,但小花糯玉米的收成还算不错,让群众尝到了甜头,也使群众吃下“定心丸”,他们一致认准了种植小花糯玉米的独特优势。

 

在玉米基地,记者看到大家分工有序,采摘、装袋、称重、装车,一袋袋小花糯玉米被运输到小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加工厂房。

 

当记者来到厂房,也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工人们都在各自忙碌着,剥皮、切尾、装袋、杀菌、密封、蒸煮、晾干再到最后的称重装盒打包,一个个订单便开始在宁洱的电商扶贫商城上线销售。

 

如今,依托电商将宁洱特色优质农产品卖出去,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近年来,宁洱县线上线下齐发力,创新产销对接机制,补齐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短板,通过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创新,搭建宁洱优质农产品走向大市场的桥梁,大量优质农产品正飞越山门、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相关资讯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