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作为边远山区群众农产品走出去的有效渠道,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得到快速发展,从硬件设施、人才培训、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有了比较完善的电商服务职能。目前,全县20个乡(镇)站点、97个村级(社区)服务站点已建成投入运行,对乡村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搭建了便利渠道,促进乡村精准脱贫和小康建设。
完善电商服务体系。记者在澜沧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展示大厅看到20多个分区货架展示着各类农特产品。此外,商务洽谈室、培训室、演播室等设施一应俱全。这是澜沧县与神州买卖提(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成果之一。
“经半年多的艰苦工作,澜沧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硬件建设、装修改造已完成,基本功能已实现。” 澜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负责人沙海洋说。目前,已有5家公司入驻到企业孵化区办公,越来越多的本地农特产品入驻到展示中心。
澜沧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唐仙介绍说:“为更加适应今后发展需要,澜沧县又在富本重新规划建设一个更大的运营服务中心,包括仓储、物流、公共展厅为一体,计划投资2亿,除具有优势区位外,还将5万吨的冷链物流中心也放在一起,预计年底可望建成。该中心建设将覆盖边三县物流和轻加工产业,将有力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整合产品拓展渠道。澜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对本地农特产品进行分类、整合和规范,拓展销售渠道,确定以“俏云澜”为澜沧县域公共农特产品品牌,对接本地合作企业设计产品包装,在苏宁、抖音、拼多多等平台上开店,已实现线上店铺宣传、交易功能。
在上海宝山区建成首个普洱“云普优品”线下体验中心,集合品牌资源,优选普洱适销农特产品进行线上线下营销推广,积极争取和拓展上海市相关单位的农特产品集团消费订单量,带动普洱优质农特产品入沪,推动消费扶贫优惠政策不断落实。截至目前,“云普优品”体验中心线上线下销售金额达300万余元。
针对初级农特产品“小散弱”现状,澜沧电商服务中心以“神买生鲜”微信销售平台、“澜沧特产”直播销售方式及农产品进城销售配送网点等多形式构建适合不同类型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主动指导、发动群众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有效发挥消费市场引导初级农产品生产,推动农村传统生产方式转型升级。
加快电商人才培训。澜沧电商服务中心加快培训电商人才。目前已完成第一轮20个乡镇电子商务带头人、职高技能培训、站长电商理论培训、站长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累计完成培训1783人次。完成第二轮第二期站长实际操作技能培训活动已完成66人次培训,计划进行第三期站长实操培训。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牵头,邀请拼多多集团培训澜沧电子商务人才,已完成一期 60人的培训,针对建设智慧仓储物流一体化系统,已进行第一批培训。这些培训为推进澜沧电子商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完善物流体系建设。整合物流,建设物流体系,全面打通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行的“最后一公里”。澜沧县积极推进县、乡、村物流体系建设,争取实现县域统一分拨、统一配送,县城到乡村48小时配送到达,促进农村物流成本下降30%以上。目前,已完成275平米的改扩建仓库整体工程。县域物流配送中心硬件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冷链仓库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县建成20个乡镇物流配送中转站与97个村级物流配送中转点,已有2家快递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均已投入运营,并与有意向的其他几家快递企业正在推进相关合作工作,送达全国各地电商件完成快递资费下降40%,三公斤以内的电商件6-8元就可以发往全国各地。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