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省政协在昆明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助力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深入协商议政。 协商会除了在昆明设主会场外,还分别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设了2个分会场,并在蒙自市设了外场视频连线点。10位政协委员、专家和企业代表作发言,围绕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资源统筹、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等内容,提出了6个方面共58条意见建议。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到会作表态性发言。
主题发言
省政协副主席李正阳:增强金融资本进农村的积极性
打破区域、部门和行业界限,强化合作,强化政策、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方资源的统筹力度,实现优势互补。全面提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各项功能、专业能力和持续运营水平,加强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整合,建立资源共享、一网多用的开放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将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企业人才交流以及返乡农民创业就业、扶贫等培训计划,建立常态化、系统化的培训机制。完善电子商务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将高端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引进纳入地方重点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鼓励并支持在校高中、职中、大中专农村学生毕业后返乡从事农村电商工作,争当农村电商带头人。强化农村惠民帮扶金融政策的宣传推广力度,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增强金融资本进农村的积极性。
网络议政情况通报
省政协常委、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孙文忠:327条建议献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9月7日至11月5日,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在省政协移动履职平台“议政服务”专栏,开展以“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助力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为主题的网络议政活动。议政期间,委员们认真履职,积极发言,共收集到90位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327条。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快农村交通、仓储物流、冷链冷库和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产品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强宣传培训和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电商平台培育和电商市场主体建设;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持;建立稳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培育电商新业态并重。
政协委员及有关方面代表发言
省政协常委、民盟云南省委会副主委、云南合众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亮:提升农业科技应用服务水平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影响着我省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建议充分分析运用农村电子商务海量大数据,结合市场发展导向和实际决策需求,帮助政府和电商企业进行全局性、系统性的决策,寻找最优化的解决方案和运营决策,从而促使电子商务向精准化、智慧化发展。州(市)级政府整合县域电商平台数据和信息,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大数据分析,抢抓各地农村电商发展机遇,指导品牌特色化差异化升级,推动差异化竞争,创新发展模式,走适合本地电子商务发展的道路,提升农业科技应用服务水平。
省政协委员、省总商会副会长、云南滇雪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军:建设电子商务服务商联盟
加强对电商发展的政府引导、政策推动、体系配套建设,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整合销售、物流、支付等第三方专业机构资源,加快构建充满活力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以激励机制扶持对农产品销售贡献大的企业,探索建设云南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商联盟。加强智能技术的应用,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按照线上线下需求,分门别类、综合比选,有针对性地进行细分,注重品类适销,降低生产成本。
省政协委员、昆明市总工会二级调研员赵涤群:加强乡土电商人才的培养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认真研究农村电商扶持政策,着力解决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问题。继续加大通乡通村公路和宽带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补齐农村交通、通信短板,努力破解乡村运输线路短少,路况较差,物流效率低下和通信网络不畅问题。高度重视电商人才,特别是乡土电商人才的培训、培养。各级政府应再加大对电商人才培训的投入,适当提高对参训人员补贴、奖励,对训培训机构给予扶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城区电商人才下沉乡村创业示范,鼓励农村电商人才返乡创业,整合资源,把“大学生村官”“新农村第一书记”“支教人员““基层农科人员”等培养成指导农村电商发展的骨干力量,多措并举,补齐农村电商人才短板。
省政协委员、昆明理工大学管经学院教授周常春:深度挖掘农村生态和文化价值
注重顶层设计,把农村电商放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进行系统谋划、规划,使农村电商发展规划与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乡村旅游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城镇化规划等有机衔接。把发展农村电商纳入全省乡村旅游“十四五”规划谋划布局。依托网络旅游平台和新媒体,宣传云南省的特色农产品以及淘宝村、电商小镇等旅游目的地。通过电子商务实现乡村旅游景区推介、文化遗产展示、食宿预定、土特产网购、地理定位、移动支付等资源和服务的在线化,深度挖掘农村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打通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通道。
楚雄州政协委员、州供销社副主任朱国良:着力开发“网适”农产品
坚持省州(市)县乡村五级联动、职能部门互动,收集、整理、汇总形成较为完整的农产品电商信息库,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网络实现部门之间、部门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农产品资源和信息共享。针对电商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网适”产品开发难问题组织专门研究论证,坚持政府倡导、市场主导,借助外脑,从产品设计丰富度、多样化、适应网销包装、价格梯度设计、民族文化和旅游要素等方面入手,着力开发“网适”产品。重点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传统农产品生产企业适应新形势,运用新模式,开发新的“网适”产品,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着力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以品牌化引领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
德宏州政协委员、德宏传媒集团采访部主任何映荷:破解农特产品上线难题
积极引导在校高中、职中、大中专农村学生返乡,争当农村电商带头人。在当地大中专院校增加短训班,着力培育一批懂电商、会营销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积极探索建立职业农民扶持制度,对通过培训后获得电商合格证的农民,给予一次性补助;对开展业务一年以上的农村电商企业,给予一次性开店奖励;对辐射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影响较大的电商企业给予特别奖励。支持电商完成冷链物流体系装备建设。利用好国家加大力度支持“新基建”政策机遇,夯实时鲜农产品线上销售基础。
南华县政协委员、县政协经济农业农村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朱正华:加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对电子商务县级服务中心和乡镇服务站进行整体提升建设,结合区域特点和实际需求,对电子商务中心各个功能有效进行整合利用,创新特色服务项目,增强服务能力,努力创建一个服务多样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对已建成的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进行筛选、择优,淘汰一批,统一运营标准,规范经营方式,提升服务能力,真正做到电子商务服务点能高效正常运营和便捷惠民。加强对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培训孵化运营管理,发挥培训孵化中心功能,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京东集团京东云与AI事业部云南省区总经理杨东海:实现供应链产业聚集
近几年云南农村电商发展迅速,上行和下行规模均成倍数增长,特色产业特别是绿色食品产业电商快速增长;农村、农民对电商的接受程度大幅提高,开网店和直播带货在各地随处可见;电商物流基础得到了很大增强,都已通达几乎所有乡镇,冷链已开始覆盖鲜花、生鲜等产业聚集区。建议省级部门牵头指导各州(市)与京东等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大型技术与服务电商平台在供应链产业聚集方面开展合作,助力解决以上问题;抓住“数字云南”建设机遇,开放合作,利用大型电商平台的优势和资源进一步推动云南农村电商的发展。
云品荟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金合:构建全新农产品流通体系
构建全新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向市场提供有品质保障的优质特色农产品,促进云南农特产品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优质化、高端化发展。充分运用和发挥好“一部手机云品荟”功能,采用“产品库+公共服务+营销渠道”运营模式,通过生产赋能、品牌赋能、渠道赋能、数据赋能、仓储赋能为农业龙头企业服务。通过场地赋能、系统赋能、货源赋能、经验赋能服务物流企业,打造共同配送体系。结合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盘活资源,协同打通农产品上行的“最前一公里”,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助力云品出滇。
蒙自市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天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跃:扶持电商企业发展
规范快递物流收费政策,降低物流成本。实行不同区域相同的物流起步价,助力农产品上行。同时,针对农村电商企业资金短缺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加强政府担保体系建设,推动设立还贷周转金,为农村电商企业贷款提供保障。建议从省级层面出台相关政策,协调各金融机构加大对电商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对经营稳定、有一定规模的农村电商企业,经县市级电商协会推荐,当地政府认可,给予100万元以下的信用贷款支持,切实解决电商企业贷款难题。
部门回应
省商务厅副厅长寇杰:发展壮大网商主体
我省在对电商创业主体培养中,重点对返乡创业人群、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等主体开展农村电商培训,并优先安排进入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创业。关于对职业农民取得电商培训合格后给予支持和对网上开店主体的奖励方面,省商务厅无此项预算,将积极协调财政、教育、人社等部门支持,进一步发展壮大网商主体。在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中,探索“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模式,培育了10个乡村旅游与农产品上行为主要特征的淘宝村镇。
省财政厅副厅长苏建宏:让更多电商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在财政资金的撬动下,担保机构加快扩大“支农支小”融资担保业务规模,降低融资成本,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此外,省财政厅将积极配合省发展和改革委和省商务厅做好电子商务融资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营造良好信用环境。下一步,省财政厅将积极配合人民银行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推动更多电商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同时,充分发挥贷款贴息等财政政策杠杆撬动作用,积极推动农村电商发展。
省邮政管理局副局长荣蓉:加快“快递进村”步伐
加快“快递进村”步伐,是支撑电商进农村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为解决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快递成本高等问题,省邮政管理局将积极向省政府沟通汇报工作,加强与商务、发展改革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努力争取政策支持,整合商务、交通、供销等现有资源,推动形成高效畅通、双向流动、共享融合的县乡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形成共建共生的农村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生态圈。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李国林: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库
在标准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方面,省农业农村厅将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发挥农业标准化作用,围绕全省特色优势产业,瞄准目标市场,细化我省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框架,加大地方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力度,构建“绿色食品牌”标准体系。在追溯体系建设方面,商务、市场监管和农业农村等部门都有各自职责。省农业农村厅重点任务是配合做好部、省平台对接工作,兜住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底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库、管理平台和服务平台的建设,推动“10大名品”获奖企业、“绿色食品牌”认证基地和“三品一标”企业追溯平台上线运行,实现重点产品全覆盖。
省交通运输厅督查专员刘艳清:为鲜活农产品运输提供保障
今年1月至9月,全省减免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通行费6.38亿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2月17日至5月5日)执行免收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政策,免收车辆通行费约45.46亿元,为鲜活农产品运输提供了重要的通行保障。下一步,省交通运输厅将认真贯彻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通过绿通车辆预约、优化现场查验程序等方式,提高收费站现场绿通车辆通行效率,为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出行提供保障,确保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快速、便捷出行。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