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沃柑收获季节,在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镇同心村那苏河村民小组,金灿灿的果子挂满枝头,可种植户刀有明却笑不起来。
刀有明3年前开始种植沃柑,共种植了10余亩,今年产量在3吨左右。因为受疫情影响,加上交通不便,许多果子已经熟透,却迟迟找不到销路,刀有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及时与镇政府联系,并经过对接联系,县电商服务中心派出线上销售平台人员到实地了解情况,为农户寻找出路。
“我们这个沃柑纯天然无污染,只施用农家肥,虽然果子偏小,但是味道酸甜可口、汁水丰富……”电商平台的“主播”们直接在地里开启了现场直播,为广大网友带去最真实、直观的体验,在线上打开一条销路。
线下,同心镇党委、政府采取联系企业收购一批,挂钩帮扶单位采购一批,干部职工爱心购一批,爱心人士购一批,实地采摘卖一批“五个一批”方式,多方打通销售渠道。
截至2月25日,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滞销的成熟沃柑已销售2.9余吨,收入21000余元,为刀有明解了燃眉之急,他感激地说:“党委、政府这么支持我们,让我们也更加有信心去发展产业,过上好日子。”
近年来,同心镇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径,引导和鼓励当地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带动农户走上脱贫致富路。目前积极引导农户发展荷兰豆、晚熟芒果、甜脆玉米、沃柑等新兴产业,着力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促进农业向规模经济、高附加值产业方向发展,走出一条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的发展之路。(张汝帆)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