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动态资讯 > 重点农产品

晋宁区绿色种植模式让花卉产业发展更持续

2020/12/19 16:11:49 人评论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知道昆明晋宁区的鲜花有多牛吗?全球温带花卉最佳产地,中国鲜切花生产第一县,鲜切花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省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晋宁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还有花卉产业发展背后的绿色种植理念。

水肥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

走进晋宁区双河彝族乡鲜切花种植大棚,各色玫瑰和非洲菊开得娇艳欲滴,很多品种是市场的稀缺品种。这些鲜切花的植株并不是直接栽种在土壤里,而是被人为架空在种植槽里,用的是椰糠等种植基质。使用科学配比基质种植的鲜切花,不仅可以保证苗木的茁壮成长、花开得更好,而且农药、肥料的施用也不直接作用于当地土壤,有效保护土壤不受板结。如果利用得当,这种基质可以反复使用7年—10年。

在基质种植槽下,水肥管道铺设在花株之间,采取滴管、渗灌等方式,有效提高氮、磷的渗透,这种精准化水肥一体化技术,极大地提高施肥精准度,在节约肥料50%左右的基础上,回收植株吸收不了的肥料,循环利用。经过测算,这个技术的层层过滤下,水肥的流失比例可以忽略不计。

除了水肥一体化技术,这里的花卉还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全自动灌溉加温系统,配置最新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所用燃料是废烟杆做成的生物质燃料,在花卉绿色种植理念上做足功夫。

生物防治让鲜切花更健康

在种植棚里,随处可见的“黄板”“蓝板”,用于防治鲜切花病虫害,替代传统农药的施用,有效保护当地自然环境。

“红蜘蛛”是玫瑰鲜切花主要病虫害之一。它主要危害植物的叶、茎、花,刺吸植物的茎叶,严重时植株发生黄叶、焦叶、卷叶、落叶和死亡等现象。传统的防治方法是使用农药进行灭杀,但这种害虫顽固难以根治,常常让玫瑰种植户们头疼。如果不施足农药,虫害难以控制;如果施用了大量农药,土壤、水源乃至整个植株都会成为“受害者”,种出的鲜切花也自然成为市场上的“毒花”,危害购买者及种植户的身体健康。而在当地的玫瑰种植棚里,“红蜘蛛”的天然克星“捕食螨”被放到了基质上,通过“一物降一物”的生物防治方式,有效控制“红蜘蛛”危害。

有了基质种植、精准的水肥一体施用、最先进的加温系统,以及生物防治系统几重呵护下的鲜切花,有着抗病性强、花枝粗壮、花头大、瓶插期长等特点,深受国内广大消费者好评和青睐。经过几年的发展,双河彝族乡鲜切花产量逐年攀升,目前产量达1500万枝。当地产的“林奇玫瑰”还荣获2020年“云南省十大名花”,种植有玫瑰、非洲菊、紫苑等100多个国际流行新品种,有35个玫瑰新品种、13个非洲菊新品种在全国市场推广。

相关资讯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