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蒙自石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10年03月2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蒙自石榴”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7年蒙自石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石榴,原产波斯(伊朗)一带,约在公元前二世纪时传入中国。蒙自石榴大约有70多个品种,分为观赏和食用两大类。食用石榴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果实中含有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有机酸、糖类、蛋白质、脂肪,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
蒙自甜石榴在当地果农的长期栽培实践中,培育出甜绿子、甜沙子、甜白花等3个优质品种。蒙自石榴是现在市面上销量最好的,精选禄子石榴,单果在350-400g,皮薄、子软、多汁、甜度高。
产品特点
外在感官:蒙自石榴果实近圆球形,果皮黄绿底着红霞或鲜红色,色泽鲜艳,有光泽,较光滑,果皮薄。
内在品质:蒙自石榴籽粒饱满,果粒大,果粒淡红色至红色,晶莹剔透。蒙自石榴百粒重46.4克—55.3克,肉厚汁多,味清甜爽口,种核小且极软可食,当地群众有吃石榴不吐籽的习惯,可食部分占60.0%以上。
![]() | ![]() |
产品环境
土壤地貌:蒙自县土壤分为赤红壤、黄棕壤、石灰岩土、山地红壤、黄棕壤、燥红土、紫色土、冲积土、水稻土等9个土类,其下又分为15个亚类、20个土属、63个土种。
水文情况:蒙自县境内水资源非常丰富,县境内水资源总量为8.74亿立方米。
气候情况:蒙自县地处云南省低纬高原,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干湿两季分明,无霜期长达33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234小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甜石榴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造就了蒙自甜石榴果大、皮薄、粒满、核软、汁多、味甜等优良品质。
产品生产情况
1990年,蒙自县石榴种植面积达7000多亩。
1994年,蒙自县石榴种植面积增至2万余亩。
2010年,蒙自石榴产地面积8000公顷,年总产量11.37万吨。
历史渊源
蒙自据县志记载,已有720多年的历史,自古属滇南古县名城,蒙自万亩石榴园被命名为“中国十大知名农业旅游示范点”,被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评为中国西部最具有特色的城市。
1987年,蒙自甜石榴的种植曾赢得世界银行贷款的支持,当年种植石榴4000多亩,种植范围由新安所扩展到红寨、多法勒等地。 [3]
2004年《蒙自石榴综合标准》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备案号:15596—15606—2004),并于当年作为地方标准实施;
2007年8月,“蒙自石榴”证明商标注册成功。
2008年,蒙自县申报无公害石榴
2013年蒙自石榴入选国家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组织编制的“2013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2017年蒙自石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地理标志
![]() | 地域保护范围:蒙自石榴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云南省蒙自县境内新安所镇、文澜镇、草坝镇、雨过铺镇、芷村镇五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3°19′—103°31′、北纬23°15′—23°34′。 |
质量技术要求:(1)产地选择:蒙自县新安所镇、文澜镇、草坝镇、雨过铺镇、芷村镇等5个乡镇,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活土层在50厘米以上,微酸至微碱的壤土和砂壤土为宜。产地环境执行《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6)的要求。
(2)品种选择:蒙自石榴具有720多年的种植历史,栽培主要以本地品种为主,主要品种有甜绿籽石榴、甜光颜石榴、厚皮甜沙籽石榴3个品种。蒙自石榴所栽植的苗木必须是选自基地并无病虫害。
(3)生产过程管理:蒙自石榴执行云南省地方标准——《蒙自石榴综合标准》(DB41DB53/T114.1—114.11—2004)的要求。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石榴成熟后应分批适时采收,分级包装后上市或冷库预冷后上市,石榴贮藏保鲜最适宜的温度为4-5℃,湿度为95%,贮藏果实用保鲜袋单果包装,防止失水。执行云南省地方标准——《蒙自石榴综合标准》(DB41DB53/T114.10—2004)的要求。
(5)生产记录要求:蒙自石榴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生产商信息
序号 | 企业名称 | 认证项目 | 认证产品 |
1 | 蒙自县果蔬技术推广站 | 地理标志 | 蒙自石榴 |
2 | 建水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 地理标志 | 建水酸石榴 |
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