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宁柑桔,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华宁柑桔果实呈高扁圆形或扁圆形,果实成熟时为橙色或橙黄色,果面鲜亮,气味清香,果皮油胞稍大而明显,易剥离,单果重120-180克。2012年5月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华宁柑桔"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
产品特点
外在感官特征:华宁柑桔果实呈高扁圆形或扁圆形,果实成熟时为橙色或橙黄色,果面鲜亮,气味清香,果皮油胞稍大而明显,易剥离,单果重120—180克。
品质指标:华宁柑桔果皮厚度中等,无核,果肉橙红色,肉质细嫩、汁多化渣、酸甜适度、风味浓郁,营养丰富,有理气健脾,润肺止咳之功效。其中,维生素C≥30mg/100g,可溶性固形物≥9.8%,总糖≥7.3%,总酸≤1.50%。
安全规定:华宁柑桔产品执行《NY 5014-2001 无公害食品 柑桔》质量安全标准。
![]() | ![]() |
产品环境
华宁柑桔产于华宁县境内盘溪镇、华溪镇、青龙镇、通红甸乡四个乡镇,华宁柑桔产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02°81′~103°09′、北纬23°59′~24°34′之间。南北长64公里,东西宽约8公里,面积512平方公里。全县种植总面积6666.67公顷,年产量30万吨。
产品生产情况
2012年,华宁县种植柑桔总面积6666.67公顷,年产量30万吨 。
2017年,华宁县柑橘种植面积达10.68万亩,产量25.08万吨,产值7.59亿元。华宁柑橘产业涉及全县12460户农户。10亩以上连片基地199块,1000亩以上连片基地3块,建成柑橘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个,标准化生产基地18个,柑桔标准化生产示范村2个,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3个。全县有柑橘企业4家、个体经营户1536家,柑桔分选厂42家,柑桔专业合作社22个,柑桔商会1个。
历史渊源
据史料记载,华宁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就有种植柑桔的历史,传承至今并经数十年选育,"秋波兮"品牌柑桔以早熟、优质名扬云南省内外。
华宁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柑桔。1979年,华宁县提出大力发展柑桔这项新兴产业,盘溪牛山被选定为柑桔生产试验示范基地,成立牛山柑桔实验厂,决定先种4亩作试点。
1984年,4亩柑桔的产量达到21吨,引起了华宁县政府重视。
1987年,玉溪市柑桔科学研究所在华宁成立,请专家来进行技术培训指导,期间,特招技术工人到重庆学习。
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华宁县在柑桔产业上坚持培养人才,引进技术,加强技术培训。
20世纪80年代末,华宁县柑桔产量达上千吨,柑桔产业开始发展起来。
2004年,华宁县被原国家农业部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南亚热带柑桔名优基地县。
2012年5月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华宁柑桔"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理标志
![]() | 地域保护范围:华宁柑桔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华宁县盘溪镇、华溪镇、青龙镇、通红甸乡4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2°81′00″-103°09′00″,北纬23°59′00″-24°34′00″。 |
质量技术要求:产地选择:华宁柑桔选择种植在交通方便,有水源、无污染,土层深厚,海拔1100-1500米,坡度≤25°的沙质土壤、黄红壤、砂壤土、紫色土、冲积土、水稻土,pH值5.5-7.5,有机质含量1.0-3.0%;年平均气温在16℃-22℃,无霜期300天以上,大于等于10℃的年活动积温5200℃-8300℃,全年日照时数1950-2500小时的地区。产地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2-2001)产地技术条件》。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华宁柑桔产品执行《NY 5014-2001 无公害食品 柑桔》质量安全标准。
生产商信息
序号 | 企业名称 | 认证项目 | 认证产品 |
1 | 华宁县柑桔产业发展办公室 | 地理标志 | 华宁柑橘 |
2 | 云南特行果业有限责任公司 | 有机产品 | 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