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苹果,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 云南引种最早、分布集中的西洋苹果品种树。昭通苹果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民国十五年(1926年)。昭通苹果主要品种有金帅、红富士等。经过驯化的富士系列苹果在昭阳区种植产量高、口味好、耐贮藏、含糖量高、风味佳,逐步取代了昭通原有品种,含酯、醇、杂环、酮、苯衍生物等9类113种芳香类化合物,有成熟早、甜度好、香味浓、口感脆等特点。 |
产品特点
外在感官:
昭通苹果果大(最大横断面直径)65毫米以上。果形扁圆或圆形,基本端正,具有品种形状特征。带果梗,果面光洁,不粗糙,无干枯虫伤,水锈层和不明显的垢斑面积不超过1.5立方厘米,香味浓,具有本品种的色泽及气味。
内在品质
昭通苹果含糖量高,风味浓,肉质脆,比较细嫩,美味可口,果实硬度≥5.0(千克/平方厘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含糖量≥13.0%,可滴定酸≤0.5%,在同类果品中属上品。
产品环境
昭阳区位于云贵高原北部,乌蒙山系东北端,是云、贵、川三省结合部。
昭阳区的气候主要受季风环流所支配,属亚热带与温带共存,以温带为主的气候类型,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
苹果开花期温度为15℃—23℃,花芽分化期温度为20℃—25℃,果实发育期温度在25℃左右,昭阳区自然条件正适宜苹果生长,白天果树养分积累较多,夜晚消耗较少,果品中糖、酸和维生素等的含量增加,风味浓,肉质脆。
产品生产情况
2010年,昭通苹果面积21.5万亩,产量40万吨。
2017年,昭通苹果种植面积已达40万亩、产量50万吨、产值27.5亿元。。
2018年,昭通苹果发展到了45万亩的种植面积,苹果产量实现60万吨,综合产值达57亿元。全市12万户果农、30万人依托苹果产业增收致富。此外,20余家企业已在昭通集中流转土地5万余亩种苹果,建设了20余个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区和庄园。
历史渊源
民国十五年(1926年),在滇越铁路工作的法国人贾海义从欧洲把苹果引入昆明,尔后传入昭通。
1989年,昭通被农业部列为中国南方优质苹果生产基地。
1996年,昭通被云南省列为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
2010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昭通苹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9年11月15日,昭通苹果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地理标志
![]() | 地域保护范围:昭通苹果产区主要集中在昭阳区的龙泉、永丰、太平、小龙洞、旧圃、北闸、乐居、苏家院、洒渔、守望、布嘎11个乡(镇),划定范围为东径103°08′36″——103°56′17″,北纬27°07′03″——27°39′14″。 |
质量技术要求:
(1)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区自然条件选择红富士、昭锦(108)为主打品种。
(2)苗木选择
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基砧为楸子、怀菜海棠的矮化中间砧(M26、M7、MM106)、乔砧无毒苗或普通苗。两种类型的苗木均须符合国家苹果苗木一级标准。
(3)栽植密度
矮化园株行距为3×3.5米;乔化园株行距为3.5×4.5米。栽植时期,以秋栽(9月中旬—10月上旬)为主。
(4)栽植枝术
园地开挖1立方米的定植穴,底部分层填入秸秆等有机物,将25—30千克腐熟有机肥填至穴中部,上盖一层表土,浇足底水使土壤沉实,墒后栽植;栽植用的苗木应先修根,然后浸泡并蘸泥浆。栽植深度:矮化中间砧苗木应先修根,然后浸泡并蘸泥浆。栽植深度:矮化中间砧苗木须使中间砧入土2/3或全部,乔化苗应使苗干上的土印(即苗木在苗圃生长时与地面平行处的土印)与地面相平行,株行间标齐。填土时要保持根系自然舒展;填土后每株补灌水15—20千克,待水下渗后覆土封坑。
(5)栽后管理
栽后及时定干:秋栽苗应于土壤结冻前倒苗埋土防寒。次春土壤解冻(清明节前后)至气温上升并稳定后(萌芽前)去除覆土,小心刨出苗干扶正踏实。
生产商信息
序号 | 企业名称 | 认证项目 | 认证产品 |
1 | 昭通市汉朔农产品有限公司 | 有机产品 | 苹果 樱桃(车厘子) |
2 | 鲁甸县硕丰苹果专业合作社 | 绿色食品 | 昭通红富士苹果 |
3 | 昭通市昭阳区高原明珠苹果专业合作社 | 绿色食品 | 昭通神砂苹果,昭通红富士苹果 |
4 | 昭通绿健果蔬商贸有限公司 | 绿色食品 | 昭通苹果 |
5 | 昭通原上草农资有限责任公司 | 绿色食品 | 昭通苹果 |
6 | 昭通市昭阳区祺祥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绿色食品 | 昭通苹果 |
7 | 昭通市昭阳区秋实园种植专业合作社 | 绿色食品 | 红富士苹果 |
第三方购买渠道:
淘宝:翠蕊旗舰店(https://cuiruisp.tmall.com/)
京东:果斋园旗舰店
(https://mall.jd.com/view_search-617753-10157198-99-1-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