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花椒又称秦椒、汉椒等,是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短、平、快致富项目,加之又是品质上等的调味品,受消费者青睐,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永善县结合境内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空气、土壤、水质无污染,十分适合花椒的生长的环境优势。溪洛渡花椒具有颗粒大、色泽美、麻味纯、香味浓特点。2011年0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溪洛渡花椒”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
产品特点
永善花椒树干适中(树高3—5米)、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叶子小而有短柄并且生有小刺、颗粒饱满均匀、鲜果为绿色、干后呈青绿色、鲜花椒具青香味、油分充足、麻味纯正、芳香浓郁,圆形,果面密生突起腺点,干果开裂成两半球连生,种子黑色。成熟花椒外果皮红色、鲜红色或紫红色,内果皮黄白色。颗粒大且均匀、身干、洁净、无杂质,香气浓郁、味麻辣持久,无霉粒、无油椒。
![]() | ![]() |
产品环境
土壤地貌:云南省永善县土壤分为四类(黄壤、红壤、棕壤、黄棕色壤),全县划分为7个土类11个亚类25种土壤,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特点明显,产区土壤分为两类(砂壤土、黄壤土),土壤pH值在6.5—7.5。
水文情况:永善县共有大小河流26条、平均径流面积在25平方千米以上,水质清澈、纯净,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水源分布按流域划分为金沙江和洒渔河两个流域,总径流面积2789平方千米。
气候情况:永善县由于海拔差距突出,气候差异大,立体气候非常突出,由于季风的强弱和交替的早迟不同而导致水热条件和季节变化,产区气候属于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优越的生态地理环境,适宜的土壤和气候,为溪洛渡花椒产业发展提供了理想的自然条件。
产品生产情况
2009年,永善县花椒种植面积达16.08万亩,挂果面积8万亩,产量达4120吨。
2011年,溪洛渡花椒总生产面积10666公顷,年产量3万吨。
历史渊源
永善县种植溪洛渡花椒历史悠久,1953年全县总产量达5.4万千克,1979年总产量为5.5万千克,1988年总产量达14.5万千克。
1990年,国家“长防”、“水保”工程启动,加上“绿色扶贫”、“以工代赈”等项目投入,永善县溪洛渡花椒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全县种植面积达5万亩,投产约3万亩,总产量达50万千克以上。
2002年,为充分发挥溪洛渡花椒这一传统优势产品,利用永善县资源和区位优势、把溪洛渡花椒产业做大做强,永善县委、县政府成立了花椒产业领导小组,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规划2010年前,“溪洛渡花椒”种植规模达到十万亩,产值达亿元的目标。
2007,永善县委、政府成立了花椒产业办,突破“分户经营”模式,以“抓大户、建协会、带散户”为重点,推行“公司+科研+协会+专业合作社+业主农户”的运作模式,组建花椒协会服务产业,执行《溪洛渡花椒生产基地管理制度》,使溪洛渡花椒的生产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2018年,永善县审计局出资4.68万元,采购花椒苗31380株分发给挂钩帮扶村江北村130户群众种植523亩。
地理标志
![]() | 地域保护范围:溪洛渡花椒产于昭通市永善县境内的金沙江流域地带,行政区划隶属昭通市,介于东经103°15′—104°01′,北纬27°30′—28°31′之间,东与昭通市大关、盐津县接壤;南与昭阳区接壤,北与绥江毗邻,西北隔金沙江与四川雷波、金阳两县相望,总面积2789平方千米。东西横距46.6千米,南北纵距121.2千米。最低海拔340米,最高海拔3199.5米,溪洛渡花椒生产地域为:码口、大兴、黄华、莲峰、务基、溪洛渡、团结、桧溪、青胜九乡镇花椒产区(界定地域边界范围的行政区划及自然区划)。 |
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选择永善境内9个乡镇、街道居委会的辖区,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5335—2006)的要求。
(2)品种选择:选用抗逆性强、优质丰产、粒大肉厚、内果皮薄、商品性好、产量高的九叶青、贡椒等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溪洛渡花椒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溪洛渡花椒生产操作规程》操作。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和《无公害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生产商信息
序号 | 企业名称 | 认证项目 | 认证产品 |
1 | 永善县农业环境监测站 | 地理标志 | 溪洛渡花椒 |